<
y3h2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嫁高门 > 嫁高门 第21节
    “少夫人真心喜欢公子,又嫁了公子为妻,为什么要这样放弃呢?”绿绮说:“公子的确外表温和,骨子里却并不算体贴,但我想过几年,少夫人与公子有个一男半女,总会好的。”

    施菀一直觉得自己很笨,不懂京城人心里的弯弯绕绕,但当跳出局中,她却能明白许多。

    绿绮是陆璘未来的姨娘,她最在意的,是陆璘的妻子是谁。如果是自己这个不受宠的乡下姑娘,无论是在婆婆眼中,还是在陆璘心里,她都不落下风,甚至会高出一头,可若是王卿若呢?

    那绿绮这个丫鬟便什么都不是了。

    王卿若要进门,绿绮无法阻止,可如果自己还在,多少能在名分上压一压王卿若,对绿绮也好一些。

    所以,绿绮不愿自己走,倒还是真心实意的。

    施菀看她道:“你有没有想过,你们家公子其实无意抬你做姨娘。只是那是夫人的意思,你又是他身边人,尽心尽责,他看着情面,不好说什么,若是要抬,他早就抬了……他在意的东西,向来都会很坚定执着的。”

    绿绮的脸一阵红一阵白,半晌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是的,公子并不是个瞻前顾后、优柔寡断的人,他若真心想做什么事,一早就去做了,哪怕一意孤行,哪怕粉身碎骨。

    好一会儿,绿绮才讷讷道:“不管怎么样,少夫人可先休息两日再作打算,有什么要吩咐的,也可随时找我。”说完便慌不迭出了房间。

    施菀缓缓看向她的背影,茫然间才想起来自己的打算。

    她又哪有什么打算,但不管有没有打算,她都要离开陆家了,从此刻起,她已没名分住在这里。

    她只能回安陆,但怎么回去呢?

    想来想去,她只能去找来张氏,那是她在陆家,或是在京城唯一有那么一点私交的人。

    张氏得知她竟与陆璘和离了,惊诧万分,并未来得及细问,就听她道:“我记得你说你娘家兄弟是赶车的,人品信得过么?”

    张氏点头道:“信得过,我那兄弟从小就老实,在南宝街跑了十来年车,年头才买上自己的车,也就是人太实诚了。”

    南宝街是一处大的马车租赁档口,张氏的哥哥便是做这个生意的,有人叫马车,便赶着马车去载人,赚些钱。

    施菀说道:“我想让他送我回安陆,来回可能要两三个月,我出30两银子,来回衣食也是我包,你去问问他,是不是愿意,若愿意,我明日便走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我兄弟自然是愿意的,只是少夫人真的想好了?怎么走得这么急?”张氏又是心疼,又是难舍,施菀回道:“我已与公子和离,他也将娶新人,我早一日走,不是早一日大家都好么?”

    张氏便说不出一句话。

    施菀又说道:“只是,我怕路上需有个女子照应,你兄弟多有不便,你还能再帮我找个人么?我也会出费用的。”

    张氏立刻道:“我侄女儿,今年正好十五了,为人机灵,也有力气,是我兄弟的大女儿,平常也帮忙干活,可以吗?”

    施菀点点头:“一切就麻烦你了。”

    张氏看着她,欲言又止,最后也不知说什么。

    张氏走后,施菀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。

    其实没什么东西,在陆家的衣物,她不想带,带了也穿用不了,这些东西都是绫罗绸缎,专属于官宦人家,她再也没有资格穿了。

    包括那些金银镶玉的首饰,她一样都没动,只拿了几套布衣、当年她从安陆带来的行李,以及她收藏得好好的有关他的东西。

    他的诗,他的文章,他的字,他的手帕,他送的那颗黄宝石……她将它们收起来,一起放进了那只装有五百两银子的箱子里。

    如此,似乎就没东西了。

    隔天一早,她便乘了张氏哥哥张五的马车离开陆家。

    临行前,陆璘已去上朝,只有陆夫人见了她。

    陆夫人对她多少有些愧疚,劝了两句,见她主意已定,陆夫人也知道陆璘要娶王卿若的事,知晓事已成定局,便也没说什么,放她走了。

    愧疚是愧疚,但那点愧疚,并不能让她出面去阻止自己最心爱的儿子。

    张五说,马上就到冬月,天寒地冻,路上怕走得慢,因为冷,晚上也要住店,费用也会高一些。

    施菀回道:“我不怕,一路就辛苦你们了,但愿能让你们赶得上回京城过年。”

    张五笑道:“只要少下雨,不下大雪,赶得上的。”

    施菀裹着身上的斗篷,将手炉抱在怀里。

    张五的女儿张阿梨问道:“少夫人这么怕冷吗?这才十月就用上手炉了?”

    施菀露出一丝无奈地笑,点点头,低声回道:“之前生了场重病,就怕冷了。”

    随后她又道:“以后就叫我施娘子吧,我不是少夫人了。”

    张阿梨也知道她与陆家公子和离,这才孤身一人回家乡,同为女子,不由心中感慨,轻声道:“好……”

    施菀已看向车窗外,十分安静的样子,似乎不愿多说话,也不愿被人打扰。

    张阿梨便也静静坐在马车上不出声。

    如此坐了半个多时辰,马车出了城门。

    京城外一片秋日的萧索,树木凋零,草地枯黄,出城路上不见一个人影,只有两只白鹭从前方的河面上飞过。

    施菀终于再次开口,问:“这条河是什么河?”

    张五回道:“是流金河,原本不叫这名的,后来有南方人到京城做生意,见无论早晚,只要太阳照到水面,就是一副闪着金光黄灿灿的样子,又因为咱这京城毕竟是天龙宝地,他们便觉得京城富贵,所以就叫流金河了。”

    张阿梨觉得爹爹这话说得不好,好像作为京城人在南方人面前挺自得似的,可少夫人这不就是从京城离开,回南方去的吗?

    施菀却没露出生气的样子,只是回道:“那在前面那桥上停一停吧。”

    张五依言将马车停在了桥头。

    施菀下了马车,然后从马车上吃力地去搬那只红漆雕花箱子,张五见状,帮她将箱子搬了下来,问:“少夫人要将箱子搬去哪里?”

    “桥边。”施菀说。

    张五不明所以,还是帮她将箱子搬到桥边。

    她也走到桥边,手轻轻触上箱子,下一瞬,竟一使力,将箱子推入了河中。

    “呀——”张家父女同时惊呼。

    “砰”的一声响,箱子砸向水中,溅起半人高的浪花,随后便沉入水底,几串气泡升上来,不一会儿就归于平静,什么也没有。

    张五看得瞠目结舌,终于忍不住问:“少夫人怎么把行李给扔了?”

    那箱子是他帮着搬上车的,也是他搬下来的,不知装着什么,特别沉,没想到才出京城就被扔了。

    施菀看着水面,回道:“没什么,只是一些……用不上的旧物。”

    张五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既然用上不,那又带出来做什么呢?

    他终究还是没问,在施菀重新回马车后,再次赶车启程。

    马车日夜兼程地跑,天一日一日变冷,却也越来越朝南。

    到安陆时,已是冬月中旬。

    张五问施菀去哪里,施菀却让他在安陆找客栈,然后找到一家客栈,她便亲自下去问投店价格。

    住一日是多少钱,住半月是多少钱,甚至两三个月是多少钱。

    看上去,似乎她也不知道自己要在客栈住多久。

    如此问了三四家,她定在了一家不大不小的老板娘看店的客栈,让张五替她将行李搬到房间,施菀便将余款结给了他,随后告诉他们,可以回京城去了。

    张五意外道:“娘子不回家吗?”

    施菀摇摇头:“我家里没人了。”

    张五惊诧不已,就算没人,也有亲戚吧,难不成,她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,就这么孤身一人待在安陆县城里?

    客栈那么贵,她一个女人,后面可怎么办?

    但他只是个穷赶车的,这些不该他问,问了也没用,最后只得拿了钱离开。

    张五父女走后,施菀将简单的行李收拾一番,便落寞地坐在了客房的床边。

    坐了好一会儿,终是无事可做,又将翻了无数遍的那本行医手记拿了出来。

    那是爷爷的东西,当初爷爷病故,让她拿着信物去京城,她变卖家中田地房产,这是唯一留下的几样东西。

    到京城后,一直搁在箱底,从未翻开。

    可在回程的一个多月里路途无聊,她无事可做,便只能翻看这手记,看了许多遍,一个病例一个病例,一个药方接一个药方。

    里面最让她印象深刻的,是某一页里,爷爷的感叹。

    那是个针灸病例,是治一临盆产妇,当时产妇已是大出血昏厥状态,请爷爷急诊,爷爷先以针炙刺百会、双劳宫、双涌泉五穴,随后又用自制通关散吹入鼻中,产妇得以苏醒,产下胎儿,胎儿存活,然产妇却因失血过多,药石罔效,在两日后病去。

    爷爷在手记中感叹,那产妇在家中生产已有两日,一日之后确定是难产,才去请来稳婆,稳婆在产房磋磨一整日,致产妇大出血,无奈之下家人才去请大夫,却早已错过救人时机,可叹生死关头,世人却总想着男女大防,最终导致产妇身死,夫妻母子阴阳两隔。

    那个时候她突然想,要不然,自己也学着做大夫,也算传承家学,爷爷年轻时因医术高明,也挣了些名气和钱财,便搬到了安陆县城的药铺中坐诊。

    但后来时运不济,妻子早亡,唯一的独子,就是她爹爹和娘亲一起死在了洪涝中,爷爷悲痛难抑,哀思成疾,医者不能自医,最后渐渐心力不济,看不了病,便带着她搬回了村中。

    后来爷爷病中,只能偶尔出诊,家中渐渐困苦时,爷爷也没想过让她学医,因为那对女子来说不是正经营生,女子唯一的好归宿,便是嫁个好婆家。

    那个时候以她的条件和施家的名声,是可以随意挑个好人家的,所以爷爷只让她帮忙,不曾真正带她走这条路。

    但如今,她却是无路可走了,只有这条路。

    若她做个女大夫,那些遇意外的产妇,那些羞于看大夫的未出阁小姑娘,或是像张氏那样患了隐疾的良家女子,就能有个依托了。

    两日后,她找到安陆最大的药铺之一,馨济堂。

    天似乎要下雪,奇冷无比,正是中午,街上不见人,有人来药店,站在药柜前的伙计正要招呼,一抬眼,就见到个清丽秀美的姑娘。

    不,不是姑娘,她虽年轻,却半盘着发髻,似乎是成婚不久的妇人,一身雪青色袄裙,披着白底绣忍冬花的斗篷,不着粉黛的脸不过巴掌大,却是天生丽质,透着娴静与柔婉,那样的美貌和气度,竟不像是他们安陆县城里能有的人。

    她手上拿着把缃色油纸伞,似乎防着待会儿下起雨雪,缓步走到柜台前来。

    伙计愣了好一会儿,才问:“夫,夫人……抓药么?”

    施菀回道:“你们掌柜的,可是周大夫?”

    伙计回道:“正是。”

    施菀说道:“他在店里么?我想见他一面,可否帮我通传?就和他说,我姓施,是施柏仁的孙女。”

    伙计并不知道施柏仁是谁,但她如此客气有礼、徐徐道来,让伙计几乎出神,听她说完,便仔细记着这名字,立刻就进了后面屋子去叫人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留着花白胡子的掌柜的出来,见了她,打量了半晌没说话,施菀温声道:“周爷爷,我是以前在南街回春堂坐诊的施大夫的孙女施菀,您以前见过我的。”

    周广祥这才连声道:“记得,记得,我当然记得,只是没想到,当初十来岁的小女娃,现在竟出落成这样了。”他又看她半天,最后叹声道:“像你娘,你娘当年便是吴家村的大美人。”

    施菀轻轻笑了笑,周广祥问:“我听人说你去京城了,还说你嫁去了当年在云梦泽做官的那个陆相公家里,做他孙媳妇,成了官夫人,怎么这会儿是回娘家来省亲啦?”说着看看外面,似乎想确认她丈夫有没有一起过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