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3h2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大明国士 > 第18节
    遂拱手应道:“是,学生被高阳郡王殿下半道上给截了去。他说,他愿意保举学生做官,学生拒绝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,你拒绝他是对的,往后少要和他往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,学生谨遵教诲,老师可还有其他事情吩咐?”

    “没有了,你出去吧。”

    陈堪弯腰行了一礼,正要退出房门。

    方孝孺突然开口道:“对了,在大狱中,你送了为师一首诗。为师没有那么好的文采也做一首同样的诗送给你,便送你几个字吧。”

    说着,随手从桌子上取来一张纸,提笔,蘸墨,挥毫。

    陈堪回首,走到方孝孺身旁。

    静静的看着方孝孺落笔。

    顷刻间,六个大字跃于纸上,形若游龙,翩若惊鸿。

    “君子,朋而不党。”

    方孝孺的字,士林中千金难求。

    看着纸上的君子朋而不党六个大字。

    陈堪心中了然,这便是方孝孺为他定下的政治方向了。

    他整理了一下衣衫,双手合拢,行了一个正经的儒家揖手礼。

    诚心诚意的感谢道:“学生陈堪,多谢恩师栽培。”

    “去吧。”

    将字递给陈堪,方孝孺对他充满了期待。

    陈堪恭恭敬敬的伸出双手接过,又恭恭敬敬的退出了书房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齐泰与黄子澄被处决的消息并未在百姓之间掀起多大的风浪。

    但对于大明官场来说,所造成的影响却不亚于一场大地震。

    齐黄二人之死,对于大多数投降了燕王的底层官吏来说,所造成的威慑力足以让所有人都生出兔死狐悲之感。

    不过,这都是后话了。

    建文朝的旧臣之中,齐泰,黄子澄,练子宁,铁铉,方孝孺等人都是拒不投降燕王的顽固派。

    其中方孝孺,因为被陈堪道德绑架,不得不向燕王低头,得以改变身死道消的结局。

    而练子宁因为有方孝孺为他求情,虽然还是不愿投降,但也得以免死。

    只是被褫夺了官职,遣送回家。

    铁铉则是还在济南固守,不过方孝孺的劝降信件已经在去往济南的路上。

    而且朱棣承诺过方孝孺,就算铁铉拒不投降,济南城破之时,也会留他一命。

    齐泰和黄子澄可就没那么好命了。

    方孝孺也不会去为他们求情,只会恨他们为何不早死四年。

    原因很简单,两人与方孝孺一直政见不合。

    不仅政见不合,两人曾经还仗着朱允炆的信任,颁布了许多看似合理,实则误国误民的政令。

    方孝孺和练子宁都知道那些政令不合理,奈何朱允炆对齐黄二人深信不疑。

    反而怀疑方孝孺和练子宁阻挠他们的政令是别有用心。

    气得方孝孺和练子宁一个自请贬官,一个干脆不问政事。

    齐泰和黄子澄他们是忠臣,这毋庸置疑。

    但他们也是误国的庸臣,这也是毋庸置疑的。

    正所谓书生造反,十年不成。

    但书生误国,却是速度极快。

    朱允炆在齐,黄二人尽心尽力的辅佐下,短短四年,天下便成功易主。

    本来朱允炆若是听方孝孺的,这场战争早就赢了。

    就算听练子宁的,晚一点也能赢。

    若是听他们两人的,则早晚都能赢。

    偏偏朱允炆选择听齐黄二人的。

    不仅让君王丢了江山。

    还让方孝孺不得不为了天下百姓接受了朱棣的胁迫,从此背上贰臣之名。

    方孝孺心中如何能不恨?

    别以为大儒就不会有小心眼,孔子还诛少正卯呢。

    第十九章 活尚书

    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,这是必将载入史册的一天。

    曾在建文帝朱允炆的压迫下,装疯卖傻,吃猪食,住猪圈才得以保住性命的燕王朱棣。

    在经过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后,终于将曾经需要仰视的对手送去了天堂。

    现在,就是他撷取胜利果实之时。

    金陵城东郊二十里,坐落着江南四大名山之一的钟山。

    因山顶常有紫云萦绕,又常被人们叫做紫金山。

    钟山南麓,便是大明开国皇帝,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的孝陵所在之处。

    清晨,天才蒙蒙亮,孝陵所在的四方城内已是一片火热朝天之象。

    无数的民夫,工匠,在全副武装的大明虎贲的监视下。

    正在卖力的搭建着一座恢宏的祭坛。

    今日朝阳初升之时,燕王朱棣将会在这座祭坛之上,祭奠洪武皇帝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已经修缮得差不多的皇宫大门口。

    方孝孺正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拉着呵欠连天的陈堪朝奉天殿走去。

    因为朱棣去东郊谒拜皇陵,将会带着文武百官从奉天殿出发。

    本来这件事情和一介白身的陈堪是没有什么关系的。

    但也不知道朱棣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,竟然特意下令要求陈堪随行。

    于是,才四更天,陈堪就被方孝孺拖起来沐浴更衣。

    这会儿,陈堪只觉得世界一片混沌,脑子也是一片混沌。

    看见陈堪一副臊眉搭眼的样子,方孝孺就气不打一处来。

    忍不住低声威胁道:“混球,今天可是大礼议,别给老夫丢人现眼,否则,别怪老夫下手清理门户。”

    陈堪有气无力的答道:“知道了知道了,您已经说过很多遍了。”

    皇宫之中,方孝孺并不是第一个到的。

    事实上,在方孝孺和陈堪到来之前,奉天殿外的广场之上已经密密麻麻的聚集了一大群人。

    可以很明显的看见,广场之上的文成武将分成了三个小圈子。

    其中人数最多的一群,是朱棣攻破应天之后投降的建文朝文臣。

    以建文时期的户部尚书王钝,吏部尚书张紞,工部尚书郑赐为首。

    人数第二多的则是跟随朱棣从北平来到金陵武官,其中又以丘福,朱能二人最为显眼。

    至于人数最少的,便是投降朱棣的建文朝武官了,盛庸,平安,带着一群低阶武官像鹌鹑似的缩在一边。

    陈堪刚来到奉天殿前,一眼就看见了盛庸身后站着一个油头粉面的青年男子。

    无他,只因为这个男子的状态和陈堪相差无几。

    臊眉搭眼,呵欠连天,一副没睡醒的样子。

    时不时的嘴角微动。

    陈堪只从他嘴唇上的动作,便判断出来他一定是在用国粹问候某人。

    “扑哧。”

    看着那青年的样子,陈堪差点笑出声来。

    随后连忙捂住嘴,跟着方孝孺一同站到了户部尚书王钝身后。

    奈何投降的建文旧臣人实在太多。

    挤着挤着,陈堪就发现自己距离方孝孺越来越远。

    大臣们不敢挤方孝孺,但是挤陈堪这个嘴角无毛的小毛孩子那就完全没有心理压力了。

    “麻烦让一让,本官找方大人有点事。”

    一只肥腻的白手搭在陈堪的肩膀上,陈堪不满的回头怒视道:“你谁啊?”

    来人是个白白胖胖的中年胖子,笑起来跟弥勒佛似的。

    面对陈堪的怒视,笑呵呵的说道:“本官,兵部尚书茹瑺。”

    “哦!”

    陈堪点点头,正准备让开身子,忽然觉得哪里不太对。

    随后一脸狐疑的问道:“你是兵部尚书,那昨天死掉的齐泰是谁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