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3h2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重生09:合成系男神 > 第315节
    作为知名学府,复大和mit也不是没有往来,毕竟每年都有优秀学生出国深造,这是国内的常态和习惯。

    但即便如此,这次邀请函也比较特殊。

    一是周瑞成为了建校以来,“学级”最小就被国外顶级大学直邀的人,以往这种邀请函,只会给予在学界已经有优秀成果的博士生。

    二来,邀请周瑞的人比较特殊。

    周瑞重复了一下这个名字,没有什么印象:“张日成?没听说过。”

    “是一位实力很强的物理学家,当年也是复大走出去的,非常年轻有为的科学家……数次获得世界级奖项……”

    “当然,最重要的是……他是杨老的大弟子。”

    最后周瑞和赵院长约了明天去一趟学院。

    宋斌道:“怎么了老大?”

    “黄鼠狼给鸡拜年了。”

    “啊??”

    周瑞拍拍手道:“我看你们也都没体力了,别耗着了我们撤吧,不然到了出园高峰期,想离开都难。”

    看了看周围的深山人海,几人果断起身。

    出园还麻烦着呢!园里本就很大,出去还要走三里地才能抵达停车场。

    两辆黑车并排停着,一个是周瑞的gls,一个是黑色的保姆车。

    这辆保姆车是“华文传媒”的,周瑞的车坐不下这么多人,所以他们是分两辆车来的。

    周瑞将韩子茵、李文倩送上了车,自己则带着吕旭波他们,回了酒店。

    当天晚上,四个男生撇下异性,单独聚了一下。

    没去奇怪的地方,只是找了个烧烤店,喝酒、撸串直到凌晨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周瑞送吕旭波和王德去往了虹桥机场,两人一个火车一个飞机,不过时间上差不多。

    吕旭波抱了抱周瑞,拍着后背道:“兄弟,多谢招待!”

    他这次来沪上,周瑞不但全程安排,还几乎全程陪同,钱是一方面,时间更没少花。

    周瑞也拍了拍吕旭波的后背:“说什么呢,我等你来沪上。”

    王德那边,周瑞也抱了抱,小声说道:“有什么情况随时联系,工艺上也可以问我。”

    这几天里他和王德私下聊了聊,“威龙”那边的试飞每一次都很顺利,最初的两个“机架”,一个是周瑞亲手参与,另一个现在也拼装了一大半。

    要不了多久,蓉飞就会拥有两台原型机“威龙。”

    而总装的订单也已经下达,蓉飞已经在筹划生产线了。

    王德道:“谢谢周哥招待,那我就走了!”

    挥别二人,周瑞开车回到了杨树浦区,将车停在了小区,然后步行进入了复大校园,直奔学院办公室。

    轻轻敲响赵院长的门,听到了里面传来了熟悉的“请进”声。

    进去后,赵院长却不是独自一人。

    杨校长也在。

    办公室里烟雾缭绕,显然抽了不少的烟。

    看到杨校长皱着眉,周瑞突然意识到,这个邀请函,可能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一些。

    第355章 还能这么玩?

    看到周瑞走进来,杨校长挥了挥手,试图搅散烟雾,但作用不大,干脆起身把窗户打开。

    “小周,坐,我叫人给你泡杯茶。”

    周瑞笑了笑,熟练的从角落摸出一瓶农夫山泉,这里他常来,后面书架里左边第三排,藏着赵院长500块私房钱他都知道。

    “不用校长,我年轻不喜欢喝热的,喝这个就好。”

    赵院长将一整沓资料递给周瑞,看到上面全是英文的内容,周瑞就猜到这应该就是所谓的“邀请函”了。

    周瑞的英文没有刻意加强过,但读起来也并不吃力。

    拿起来看了许久,微微皱眉。

    内容很多,排除掉一些官方话语,大致意思就是邀请周瑞去那边进修,mit会提供全额奖学金,和一笔五年20万美元的“优学奖学金”,安排校内免费住宿等一系列待遇。

    邀请函的发出人,是mit终身教授张日成,里面还有一张是张日成的个人邀请,期待周瑞能赴美深造芸芸。

    周瑞将这份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顶级“邀请函”放在了一边,说道:“杨校长,赵院长,要问我的意见的话,我是不打算出国学习的,不知道这次叫我过来是?”

    赵院长摇摇头:“小周你做的什么事情,我再清楚不过了,你不会以为我们是要劝你出去吧?实际上在学院刚收到‘邀请函’的时候,我们就回复对方,当然理由用的是‘尚在本科阶段,培养计划没有完成’。”

    赵院长是比较传统的科研工作者,论文、学术会议、期刊……几十年来都在努力与“国际接轨”。

    是传统科研体系走出来的佼佼者。

    如果发生在其他学生身上,赵院长估计会很欣慰,又培养出来了一个优秀人才。

    但周瑞不同,赵院长不是傻子,他是与国际接轨,又不是与反贼接轨。

    “但对方的反应……杨校长,还是你来说吧。”

    杨校长轻松道:“老赵你这说的,和遇到什么困难一样,凭空给小周制造压力。”

    这位大佬又点了一根烟。

    “我们有一项和mit的人才互通计划,每年有十多个直推名额,那边的意思是,如果你不过去,可能会考虑停止与复大的长期合作,理由是近两年推送的名额质量过低一类的。”

    话可能说的没那么直,但复大这边前脚拒绝放人,mit后脚就来提这个事情,其中的威压意味再明显不过了。

    “册那,我们过去的都是好苗子,不比他们推荐信砸进去的强一百倍?我过来,就是和老赵讨论这件事的。”

    每年十多个直推mit的名额,这对于一所大学来说,已经属于非常核心的利益了。

    代表着学校的软硬实力,也代表着对人才的吸引力。

    至少在10年这个点上,国内大学的声望和排名,受这种东西的影响很大。

    比如清北二圣,谈论他们多么牛逼,普通人能说出什么研究成果么?

    但送了多少学生去国外深造,尤其是多少去了顶级大学,那才是邦邦硬的招牌。

    就和普通高中标榜自己,一般会用送多少人去了清北来说事。

    而清北标榜自己,则会用送多少人去了哈佛、mit说事。

    不要觉得是复大如何,当下风气如此,这套体系和观念,扎根几十年了。

    杨校长眼神中带着轻蔑:“小周,学校层面的事情你不用担心,那不是你需要考虑的,我来找老赵是讨论我们的问题,回头让老赵给你一份书面拒绝的模板,回绝了就完事儿了。”

    说白了,周瑞能不能出去,他又说的不算,上面盯着的人多着呢,这事儿无解。

    唯一让他生气的,是这帮家伙装都不装一下,要是用点计策,杨校长心里还舒服点,现在这么搞,杨校长感觉是被蠢货威胁了。

    周瑞却说起另一个事情:“这个张日成,真的很厉害?”

    赵院长补充道:“杨老大弟子,mit终身教授,很早就获得过欧洲物理学奖,手底下两个成果都是排队等诺奖的程度,华人科学界这一代最优秀的几人之一,他太久没回国了,肯定不清楚你的事情,可能是被当枪使了。”

    “杨老大弟子……”

    这个身份可真是……

    杨老那可是全球巨匠。

    单论科学成就,没被抬到和爱因斯坦一个级别,只有两个原因。

    一是还活着。

    二是中国人。

    尤其是后几十年,为国家奔波了很多事情,至少在国内来说,早已经不是“科学家”三个字能概括的了,政界也是高度认同。

    说句实在话……这张邀请函给国内大学任何一个年轻人,基本下半辈子可以躺平了,原地飞升。

    连带学校也能得到不少声望。

    周瑞突然道:“这玩意儿……不就是个沟通用的么?大不了我以个人名义,和他们讨价还价呗,至少不要让那边觉得,是学校从中作梗,说不定那个人才互通计划能有别的转机。”

    杨校长道:“你准备怎么个讨价还价?”

    虽然不觉得会有什么效果,不过反正是无解,听听周瑞怎么说吧。

    周瑞:“我这个人矫情,还规矩多,虽然从小的仰慕西方的科技、文化、自由的空气,但担心在那边适应不了环境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有几个小小的条件希望mit能帮我解决,首先是为了融入当地文化,必须配备两个‘学伴’,必须是年轻女性,一个昂撒人,一个犹太人,年龄不能超过20岁,中文要好,身材要更好,把照片发过先来我给挑一挑。”

    赵院长和杨校长对视一眼。

    “另外我这个人饮食习惯很难改,不知道mit能不能单独开设一个食堂窗口,制作纯正的中餐,以解留学生的思乡之情。”

    “对了,mit有辅导员员制度么?我需要有导员全方位的关心我的学习、生活、生理需求,精锐1对1的那种。”

    杨校长烟灰都掉了……

    还能这么玩?

    赵院长道:“那他们要是真同意了呢?”

    周瑞摊摊手道:“那就再提新要求喽?总之主打一个‘我很想去,学校也很支持,但你们条件太差’,争取不让学校难做,看看他们怎么说吧。”

    第356章 寻找更前方的风景

    “这么搞……会不会对小周以后在学界的名誉……”

    话刚说了一半,赵院长自己就不说话了。

    周瑞也算在学界某一领域很有名气了,但一分钱都不涉及国外的部分。

    周瑞又没有和国际接轨。